黑客入侵的艺术_黑客入侵的真实案例
黑客之道:漏洞发掘的艺术光盘怎么用
按F12 找到正确的选项 有3个 其中有一个是从光驱启动
大多数是第一个 光启 但也有的是第2个
黑客的守则
1、不恶意破坏任何的系统,这样只会给你带来麻烦。恶意破坏他人的软件将导致法律责任,如果你只是使用电脑,那仅为非法使用!注意:千万不要破坏别人的软件或资料!
2、不修改任何的系统档,如果你是为了要进入系统而修改它,请在达到目的后将它改回原状。
3、不要轻易的将你要hack的站台告诉你不信任的朋友。
4、不要在bbs上谈论你hack的任何事情。
5、在post文章的时候不要使用真名。
6、正在入侵的时候,不要随意离开你的电脑。
7、不要在电话中谈论你作为黑客的任何事情。
8、将你的笔记放在安全的地方。
9、想要成为黑客就要学好编程和数学,以及一些TCPIP协议、系统原理、编译原理等计算机知识!
10、已侵入电脑中的帐号不得清除或修改。
11、不得修改系统档案,如果为了隐藏自己的侵入而做的修改则不在此限,但仍须维持原来系统的安全性,不得因得到系统的控制权而将门户大开!
12、不将你已破解的帐号分享于你的朋友。
13、不要侵入或破坏政府机关的主机。
14、不会编程的黑客不是好黑客。
15、黑客世界的高手们不同于“盗取”。
16、黑客并不是一味的攻击用户,而是通过攻击来研究漏洞,从而大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到了今天,黑客在互联网上已经不再是鲜为人知的人物,而是他们已经发展成网络上的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有着与常人不同的理想和追求,有着自己独特的行为模式,网络上出现了很多由一些志同道合的人组织起来的黑客组织。但是这些人从什么地方来的呢?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其实,除了极少数的职业黑客以外,大多数都是业余的黑客。而黑客其实也和现实中的平常人没有两样,或许他就是一个在普通高中就读的学生。
有人曾经对黑客年龄这方面进行过调查,组成黑客的主要群体是18-30岁之间的年轻人,大多是男性,不过也有很多女性加入到这个行列。他们大多是在校的学生,因为他们对计算机有着很强的求知欲,且好奇心强、精力旺盛等诸类因素,这都是使他们步入了黑客殿堂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些黑客大多都有自己的事业或工作,大致分为:程序员、资深安全员、安全研究员、职业间谍、安全顾问等。当然这些人的技术和水平是刚刚入门的“小黑客”无法与之相比的,不过他们也是从这一步一点一点地摸索过来的。 1、收集网络系统中的信息
信息的收集并不对目标产生危害,只是为进一步的入侵提供有用信息。黑客可能会利用下列的公开协议或工具,收集驻留在网络系统中的各个主机系统的相关信息:
2、探测目标网络系统的安全漏洞
在收集到一些准备要攻击目标的信息后,黑客们会探测目标网络上的每台主机,来寻求系统内部的安全漏洞,要探测的方式如下:
3、建立模拟环境,进行模拟攻击
根据前面两小点所得的信息,建立一个类似攻击对象的模拟环境,然后对此模拟目标进行一系列的攻击。在此期间,通过检查被攻击方的日志,观察检测工具对攻击的反应,可以进一步了解在攻击过程中留下的“痕迹”及被攻击方的状态,以此来制定一个较为周密的攻击策略。
4、具体实施网络攻击
入侵者根据前几步所获得的信息,同时结合自身的水平及经验总结出相应的攻击方法,在进行模拟攻击的实践后,将等待时机,以备实施真正的网络攻击。 长久以来,存在一个专家级程序员和网络高手的共享文化社群,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第一台分时共享的小型机和最早的ARPAnet实验时期。这个文化的参与者们创造了“黑客”这个词。黑客们建起了Internet。黑客们使Unix操作系统成为今天这个样子。黑客们搭起了Usenet。黑客们让它正常运转。如果你是这个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你已经为它作了些贡献,而且圈内的其他人也知道你是谁并称你为一个黑客,那么你就是一名黑客。
黑客精神并不仅仅局限于软件黑客文化圈中。有些人同样以黑客态度对待其它事情如电子和音乐---事实上,你可以在任何较高级别的科学和艺术中发现它。软件黑客们识别出这些在其他领域同类并把他们也称作黑客---有人宣称黑客实际上是独立于他们工作领域的。但在本文中,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软件黑客的技术和态度,以及发明了“黑客”一词的哪个共享文化传统之上。
什么叫黑客解释一下
“黑客”就是指最优秀的程序员,而不是入侵计算机系统的人。 恶意入侵计算机系统的人叫入侵者,所以我想成为一名黑客
黑客行为必须包含三个特点:好玩、高智商、探索精神。只有其行为同时满足这三个标准,才能被称为“黑客”。另一方面,它们也构成了黑客的价值观,黑客追求的就是这三种价值,而不是实用性或金钱。
黑客大多是未成年人,除政治黑客以外,
你如果想了解更多推荐书籍《黑客与画家》2004年畅销书籍
计算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太空航行或者原子技术的影响。
杂志、电视剧、电影、小说都对黑客的这种形象大肆渲染。黑客成了反社会的技术高手的代名词,仿佛只要他坐在键盘前,就有一种从事犯罪活动的魔力,可以操纵任何与网络相连的机器,从核弹到车库大门,都在黑客敲打键盘的操作之中被控制。
那些传统意义上的黑客不认同这样使用“黑客”这个词。他们认为,历史上确实有一些正直的黑客,为了亲自了解系统,做过违反法规的入侵举动。但是,那些人并没有恶意,而且从一开始恶作剧就是黑客文化的一部分,仅仅由此推断入侵和破坏系统就是黑客文化的实质完全是错误的。真正的黑客致力于改变世界,让世界运转得美好。媒体对黑客的定义未免过于片面。
为了澄清“黑客”这个概念,他们提出只有传统意义上的黑客才能被称为hacker,而那些恶意入侵计算机系统的人应该被称为cracker(入侵者)。这个观点已经在程序员社区中得到普通认同。
1968年至1972年期间,美国出版过一本叫做《地球商品目录》(Whole Earth Catalog)的杂志,内容从植物种子到电子仪器,无所不包
,出版目的据说是要帮助读者“理解整个系统”。多年后,苹果公司的总裁乔布斯盛赞它“有点像印刷版的谷歌”。从某种意义上说,本书
也是如此,作者试图从许许多多不同的方面解释这个时代的内在脉络,揭示它的发展轨迹,帮助你看清我们现在的位置和将来的方向。
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日益成为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每个人日常生活的很大一部分都花在与计算机打交道上面。家用电表是智能的,通信网络是程控的,信用卡是联网的,就连点菜都会用
到电子菜单。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未来的人类生活不仅是人与人的互动,而且更多的将是人与计算机的互动。
想要把握这个时代,就必须理解计算机。理解计算机的关键,则是要理解计算机背后的人。表面上这是一个机器的时代,但是实际上机
器的设计者决定了我们的时代。程序员的审美决定了你看到的软件界面,程序员的爱好决定了你有什么样的软件可以使用。
我们的时代是程序员主导的时代,而伟大的程序员就是黑客。
在媒体和普通人的眼里,“黑客”(hacker)就是入侵计算机的人,就是“计算机犯罪”的同义词。但是,这并不是它的真正含义(至少不是原意),更不是本书所使用的含义。
为了把这个问题说清楚,有必要从源头上讲起。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从此世界上一些最聪明、最有创造力的人
开始进入这个行业,在他们身上逐渐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技术文化。在这种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涌现了很多“行话”(jargon)。20世纪60年代初,麻省理工学院有一个学生团体叫做“铁路模型技术俱乐部”(Tech Model Railroad Club,简称TMRC),他们把难题的解决方法称为hack。
在这里,hack作为名词有两个意思,既可以指很巧妙或很便捷的解决方法,也可以指比较笨拙、不那么优雅的解决方法。两者都能称为hack,不同的是,前者是漂亮的解决方法(cool hack或neat hack),后者是丑陋的解决方法(ugly hack或quick hack)。hack的字典解释是砍(木头),在这些学生看来,解决一个计算机难题就好像砍倒一棵大树。那么相应地,完成这种hack的过程就被称为hacking,而从事hacking的人就是hacker,也就是黑客。
从这个意思出发,hack还有一个引申义,指对某个程序或设备进行修改,使其完成原来不可用的功能(或者禁止外部使用者接触到的功能)。在这种意义上,hacking可以与盗窃信息、信用卡欺诈或其他计算机犯罪联系在一起,这也是后来“黑客”被当作计算机入侵者的称呼的原因。
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这个词被发明的时候,“黑客”完全是正面意义上的称呼。TMRC使用这个词是带有敬意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果要完成一个hack,就必然包含着高度的革新、独树一帜的风格、精湛的技艺。最能干的人会自豪地称自己为黑客。
这时,“黑客”这个词不仅是第一流能力的象征,还包含着求解问题过程中产生的精神愉悦或享受。也就是说,从一开始,黑客就是有
精神追求的。自由软件基金会创始人理查德·斯托尔曼说:“出于兴趣而解决某个难题,不管它有没有用,这就是黑客。”
根据理查德·斯托尔曼的说法,黑客行为必须包含三个特点:好玩、高智商、探索精神。只有其行为同时满足这三个标准,才能被称为 “黑客”。另一方面,它们也构成了黑客的价值观,黑客追求的就是这三种价值,而不是实用性或金钱。
1984年,《新闻周刊》的记者史蒂文·利维出版了历史上第一本介绍黑客的著作——《黑客:计算机革命的英雄》(Hackers: Heroes of the omputer Revolution)。在该书中,他进一步将黑客的价值观总结为六条“黑客伦理”(hacker ethic),直到今天这几条伦理都 被视为这方面的最佳论述。
(1) 使用计算机以及所有有助于了解这个世界本质的事物都不应受到任何限制。任何事情都应该亲手尝试。
(Access to computers—and anything that might teach you something about the way the world works—should be unlimitedand total. Always yield to the Hands-On Imperative!)
(2) 信息应该全部免费。
(All information should be free.)
(3) 不信任权威,提倡去中心化。
(Mistrust Authority—Promote Decentralization.)
(4) 判断一名黑客的水平应该看他的技术能力,而不是看他的学历、年龄或地位等其他标准。
(Hackers should be judged by their hacking, not bogus criteria such as degrees, age, race, or position.)
(5) 你可以用计算机创造美和艺术。
(You can create art and beauty on a computer.)
(6) 计算机使生活更美好。
(Computers can change your life for the better.)
根据这六条“黑客伦理”,黑客价值观的核心原则可以概括成这样几点:分享、开放、民主、计算机的自由使用、进步。
所以,“黑客”这个词的原始含义就是指那些信奉“黑客伦理”而且能力高超的程序员。历史上一些最优秀的程序员都是“黑客”。
《反欺骗的艺术世界传奇黑客的经历分享》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反欺骗的艺术》((美) 米特尼克(Mitnick, K. D.))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提取码:0trq
书名:反欺骗的艺术
作者:(美) 米特尼克(Mitnick, K. D.)
译者:潘爱民
豆瓣评分:7.6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4-7-1
页数:336
内容简介:凯文•米特尼克(Kevin D. Mitnick)曾经是历史上最令FBI头痛的计算机顽徒之一,现在他已经完成了大量的文章、图书、影片和记录文件。自从2000年从联邦监狱中获释以来,米特尼克改变了他的生活方式,成了全球广受欢迎的计算机安全专家之一。在他的首部将功补过的作品中,这位全世界最著名的黑客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佛语赋予了新的含义。
在《反欺骗的艺术——世界传奇黑客的经历分享》中,米特尼克邀请读者进入到黑客的复杂思维中,他描述了大量的实际欺骗场景,以及针对企业的社交工程攻击和后果。他将焦点集中在信息安全所涉及到的人为因素方面,解释了为什么防火墙和加密协议并不足以阻止一个聪明的攻击者入侵企业的数据库系统,也无法阻止一个愤怒的员工搞垮公司的计算机系统。他举例说明了,即使是保护最为严密的信息系统,在面对一个意志坚定的、伪装成IRS(美国国税局)职员或其他看似无辜角色的骗子老手时,也会变得不堪一击。《反欺骗的艺术——世界传奇黑客的经历分享》从攻击者和受害者两方面入手,分析了每一种攻击之所以能够得逞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止这些攻击。本书的叙述非常吸引人,有很强的可读性,仿佛是一部介绍真实刑事案例的侦探小说。
最为重要的是,米特尼克为了补偿他过去所犯过的罪,在《反欺骗的艺术——世界传奇黑客的经历分享》中提供了许多指导规则,让企业在开发安全行为规程、培训计划和安全手册的时候有所参考,以确保公司投入资金建立起来的高科技安全屏障不至于形同虚设。他凭借自己的经验,提出了许多防止安全漏洞的建议,并且希望人们不要忘了提防最严重的安全危险——人性。
作者简介:Kevin D. Mitnick (凯文•米特尼克)曾是“黑客”的代名词,他开创了“社会工程学”,是历史上最令FBI头痛的计算机顽徒之一,商业和政府机构都惧他三分;米特尼克的黑客生涯充满传奇,15岁就成功侵入北美空中防务指挥系统,翻遍了美国指向前苏联及其盟国的所有核弹头的数据资料。之后,防守最严密的美国网络系统(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中央情报局、美国国家税务局、纽约花旗银行)都成了他闲庭信步之处。米特尼克也是全球首个遭到通缉和逮捕的黑客,出狱后曾一度被禁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甚至包括手机和调制解调器。
后来,米特尼克金盆洗手,洗心革面,成了全球广受欢迎的计算机安全专家之一,担任多家企业的安全顾问,并与他人合作成立了洛杉矶咨询公司Defensive Thinking。米特尼克曾登上CourtTV、“早安,美国”、“60分钟”、CNN的“头条新闻”等电视节目,也曾在洛杉矶的KFIAM 640主持每周一次的访谈节目。米特尼克的文章散见于各大新闻杂志和行业杂志,他已多次在重要活动上发表主题演讲。
黑客之道漏洞发掘的艺术(原书第二版)——光盘的使用
黑客之道:漏洞发掘的艺术(原书第二版)的配套光盘
这个版本是个翻译版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
上淘宝上看看,也许有